服装人要有国际视野
11月7日下午,33005357cc拉斯维加斯|主頁秘书处冒雨走访了位于苏州盘胥路上的会员单位一一苏州市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受到了董事长史震伟热情的接待。在交流过程中,史总对当前服装产业现状与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对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服装外贸形势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等,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苏州市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服装出口、自主品牌服饰销售等业务。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外知名企业有很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其外销市场以美国为主,在纽约时代广场设有公司,份额占到95%,同时兼顾加拿大市场,外销产品为女式上装和女式牛仔裤,公司重视产品开发,有实力雄厚的设计团队,有自主加工的生产型贸易公司,交货周期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史总选择服装事业,可以说与他的家庭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史总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后来先后在丝织厂和丝绸公司工作。史总的母亲在当时著名的苏州振亚丝织厂工作,是厂内赫赫有名的操作能手,曾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的父母,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代丝绸专业人士,也是第一代服装人。从小耳濡目染,使史总对服装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就读苏州丝绸工业学校,毕业后,1992年,史总前往盛泽做布匹生意,也算继承和发展了家族事业。2002年,他又与人一起创立了苏州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服装外贸事业。
位于苏州盘胥路上繁华商贸区的苏州市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现有3层楼面,共计2000多平方米办公区域,配有多间商品展示厅,各式样衣琳琅满目,不时有客户前来选样洽谈。现在新大华泰的年成衣出口量已经达到300多万件,去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美元。史总告诉我们,做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是把控交期与质量。因此,与一些纯粹做贸易的公司不同,为了加强竞争力,同时有效把控交货期和产品质量,近三年来新大华泰在自主研发、制造方面不断有新的布局。2016年,公司成立了研发部,从美国高薪聘请设计师来公司主持研发工作,每年仅设计投入就超过500万元,同时不断配套完善技术团队:CAD制版师,排料师,质检员,样衣工,裁剪师,后道辅工,电子切割仪,裁床等配备齐全,使公司具有强大的独立研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现在每年为客户提供的样衣达到2000多款。针对周边地区规模型服装厂不多,一些外发订单交付时间难于确保,质量难于把控的问题,公司于去年在安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使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加工能力的生产型贸易公司。
谈到服装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史总认为技术革命、智能制造将会给服装业带来又一个春天。今年,新大华泰在美国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目的是除了继续和美国的进口商加强合作外,要发挥生产型外贸公司的优势,做自己的品牌,将来向零售终端发展。对服装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史总也有清醒的认识并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服装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盲目追求数量,而在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中则是买了穿、穿了扔、扔了再买,这对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现象在美国也十分普遍,但他们有比较完备的处理机制,做到物尽其用,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服装企业也应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源头上加以引导,比如尝试研究开发可降解的原料、不鼓励买得越多越好而要研究生产让消费者买了好好穿的衣服,让服装回归更舒适、更简单、更自然的本真。史总的观点既令人耳目一新更发人深思。
聊到大家十分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史总显得非常谨慎,他认为贸易战现在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商品,我们的国外客户也有担心,无论国内的出口商、制造商还是国外的进口商都会分担相应的负担,而最终将会使消费者的负担增加,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服装人一定不能有幻想,而要树立世界视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种办法是将产能向人工成本较低的偏远地区转移,另一种办法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根本。至于近几年服装产能被东南亚国家挤占和替代的情况,史总分析目前东南亚国家还停留在做单一产品的阶段,短平快产品还做不了,加上产业链不完整,服务跟不上,因此这种产能转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我们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机遇,关键还是我们要做好自己,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发展一定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决不能好高骛远。比如新大华泰现在的目标就是练好内功,提高公司的交付能力,让客户放心。同时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的愿景变成员工共同的愿景。
史总的介绍与交流,展现了身处外贸第一线企业家的世界视野与宽广的胸怀,深感我们商会的价值一一商会内集聚了一批苏州大市范围内优秀的服装生产、原辅料、贸易(内外)、设计等企业,他们有梦想、有情怀、埋头苦干,这些企业以学习、交流、分享为纽带联结在一起,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真正体现联盟创造价值的立会宗旨!
苏州市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服装出口、自主品牌服饰销售等业务。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外知名企业有很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其外销市场以美国为主,在纽约时代广场设有公司,份额占到95%,同时兼顾加拿大市场,外销产品为女式上装和女式牛仔裤,公司重视产品开发,有实力雄厚的设计团队,有自主加工的生产型贸易公司,交货周期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史总选择服装事业,可以说与他的家庭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史总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后来先后在丝织厂和丝绸公司工作。史总的母亲在当时著名的苏州振亚丝织厂工作,是厂内赫赫有名的操作能手,曾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的父母,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代丝绸专业人士,也是第一代服装人。从小耳濡目染,使史总对服装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就读苏州丝绸工业学校,毕业后,1992年,史总前往盛泽做布匹生意,也算继承和发展了家族事业。2002年,他又与人一起创立了苏州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服装外贸事业。
位于苏州盘胥路上繁华商贸区的苏州市新大华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现有3层楼面,共计2000多平方米办公区域,配有多间商品展示厅,各式样衣琳琅满目,不时有客户前来选样洽谈。现在新大华泰的年成衣出口量已经达到300多万件,去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美元。史总告诉我们,做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是把控交期与质量。因此,与一些纯粹做贸易的公司不同,为了加强竞争力,同时有效把控交货期和产品质量,近三年来新大华泰在自主研发、制造方面不断有新的布局。2016年,公司成立了研发部,从美国高薪聘请设计师来公司主持研发工作,每年仅设计投入就超过500万元,同时不断配套完善技术团队:CAD制版师,排料师,质检员,样衣工,裁剪师,后道辅工,电子切割仪,裁床等配备齐全,使公司具有强大的独立研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现在每年为客户提供的样衣达到2000多款。针对周边地区规模型服装厂不多,一些外发订单交付时间难于确保,质量难于把控的问题,公司于去年在安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使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加工能力的生产型贸易公司。
谈到服装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史总认为技术革命、智能制造将会给服装业带来又一个春天。今年,新大华泰在美国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目的是除了继续和美国的进口商加强合作外,要发挥生产型外贸公司的优势,做自己的品牌,将来向零售终端发展。对服装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史总也有清醒的认识并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服装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盲目追求数量,而在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中则是买了穿、穿了扔、扔了再买,这对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现象在美国也十分普遍,但他们有比较完备的处理机制,做到物尽其用,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服装企业也应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源头上加以引导,比如尝试研究开发可降解的原料、不鼓励买得越多越好而要研究生产让消费者买了好好穿的衣服,让服装回归更舒适、更简单、更自然的本真。史总的观点既令人耳目一新更发人深思。
聊到大家十分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史总显得非常谨慎,他认为贸易战现在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商品,我们的国外客户也有担心,无论国内的出口商、制造商还是国外的进口商都会分担相应的负担,而最终将会使消费者的负担增加,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服装人一定不能有幻想,而要树立世界视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种办法是将产能向人工成本较低的偏远地区转移,另一种办法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根本。至于近几年服装产能被东南亚国家挤占和替代的情况,史总分析目前东南亚国家还停留在做单一产品的阶段,短平快产品还做不了,加上产业链不完整,服务跟不上,因此这种产能转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我们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机遇,关键还是我们要做好自己,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发展一定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决不能好高骛远。比如新大华泰现在的目标就是练好内功,提高公司的交付能力,让客户放心。同时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的愿景变成员工共同的愿景。
史总的介绍与交流,展现了身处外贸第一线企业家的世界视野与宽广的胸怀,深感我们商会的价值一一商会内集聚了一批苏州大市范围内优秀的服装生产、原辅料、贸易(内外)、设计等企业,他们有梦想、有情怀、埋头苦干,这些企业以学习、交流、分享为纽带联结在一起,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真正体现联盟创造价值的立会宗旨!